《寻路中国》放在书架里很久了,这几天很快就看完了,感触相当大,是一部记录中国的记实文学作品。作者彼得.海斯勒。讲了三个主题:城墙,村庄,工厂。我对村庄一章感触更深,也更喜欢。
先说说关于读书这件事情。
今年决心让自己读完50本书,其实这个阅读量还不到犹太人一年读书的平均水平,犹太人平均一年读60本书,因此全球占比不到0.3%人口的犹太人拿到了世界级的各种奖项,如:
25%的化学奖
25%的物理奖
27%的生理与医学奖
41%的经济学奖
12%的诺贝尔奖
1/3的普利奖
1/3的奥斯卡奖
由此说明读书是多么重要,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反而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少,思维也更加的狭隘。因此多读书,读好书真的很重要,还应该尽量写一些读后感。
回到正题,来说说这本刚刚读完的这本书《寻路中国》。
作者是在中国待了很多年的美国人,通过自驾游的形式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所记录的时间也差不多是我的成长期,所以很多方面感同身受。
城墙
第一部分写的是自驾探寻古长城的事情,让我了解了关于长城的不为人知的一些故事。最初对长城的印象是小时候经常听到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之后去北京工作,知道了毛主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题词。因此去过八达岭长城,唯一的感受是:人也太多了吧!特别挤,感觉这个景点十分的鸡肋。
也去过箭扣野长城,这次徒步之旅令我非常印象深刻,野长城上已经长满灌木,城墙也破败不堪,已与自然融为一体,但是你分明能知道这就是人类作品。
会不由的好奇当初人们是怎么建造它的,在箭扣野长城,我们徒步了整整一天,到下山的时候天完全黑了。看着残垣戈壁,不自觉想象当年人们建造它的情景,不自觉好奇建造它的初衷。我们离那个时代已经很久远了,但当年战争防御目的的作品,目前成为了现代人与那个年代的人微弱的纽带,有点神秘,有点兴奋。
读了寻路中国让我对长城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当年明朝因为经常受到游牧部落的侵袭而毫无办法,便建起了长城进行防御。这是中国古代人的普遍思想,很多古城都是靠护城河和城墙进行防御的。但如此巨大的人为防御工程,世界上似乎找不到第二个了。可见当年对于蛮夷一族的仇恨和无力感。至今长城边上的很多村庄都是据此命名的,如:破胡、杀胡等。
关于长城的史料记载很少,现代人研究长城的也很少。它是否真的起到了防御作用?它动用了多少劳力?对于当时有什么影响等?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进行解答。研究的人太少了,不过庆幸的是还有一些人想要“唤醒”这段历史,其中有意思的是,还挺多外国人对此在做研究。
今年去吴哥寺的时候,我也是十分好奇。为什么几代国王会去花大量的人力去雕刻那么多石寺呢?你会惊叹他们当年的智慧,但你也会当年为什么这么做疑惑不解。战争?信仰?……
有些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议,能让人创造伟大的奇观,但也能覆灭一个国家,如复活节岛。
对于长城和吴哥寺,虽然你不能衡量当时它的价值。但因为带动了旅游经济,对于现今的我们是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和价值的。外国人提到中国,基本上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长城了。
彼得.海斯勒还写了关于自驾野长城途中发生的各种趣事,遇到的人,各种社会现象。现实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些事情,但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看非常特别,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凡事换个角度去看都会不太一样。
比如:搭车大部分是女孩子。中国地图的事情。村子里都只有老人和孩子的现象。我们对此视为平常,却能激发外国人的好奇心去思考。
其中一个思考结论,我看到后豁然开朗。“事后求原谅,比事先求许可容易的多”,这是典型中国人怕担责任的原因。自古就有先斩后奏的行为,一旦事情发生了,无法挽回了,因此就容易被原谅。细想一下平常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
可能是中国的各种制度不完善,不透明,不公平。也跟中国人太讲究情面,讲关系有关系。
村庄
(我成长的村庄)
我是在村庄出生,在村庄长大的孩子,也是万千的留守儿童之一,童年记忆年轻人除了春节基本都外出务工了。因此对寻路中国这一章叙述的事情相当有共鸣。
原本以为南方的村庄跟北方的村庄会有很大不一样,但实际上很多方面都是一样的。
跟书中“三岔”村有区别的是,南方的村子离县城很远,而且都是山路,当时很少有搬迁出去的。每到春节的时候村庄的年轻人就都回来了,村庄会相当热闹。
南方村庄一般土地肥沃,勤劳的人自给自足没问题,但是基本没有其他金钱收入,只有外出务工。因为很偏僻,村民间非常朴实,经常聚在一起,家里做了好吃的总会给邻居送去一碗。有喜事全村人一起庆祝。农忙的时候,大家都是一起帮这家收割完水稻,再帮另一家收割。有外人来访总是很热情的欢迎,全村的人都会陆陆续续来跟你聊聊。
村庄是一个人情味十分富足的地方,但生活也是非常艰难。正因为很艰难,所以大家需要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甚至房子原来是整个家族建造在一起的,中间有一个大祠堂。庆祝活动,喜事请客,商议事情都聚集在大祠堂里。虽然这种景象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我仍记得春节守岁的时候,全村是在祠堂大厅里烧一个篝火,大伙围着篝火聊天,嬉戏玩耍,放炮竹。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大家都建了属于自己的独栋房子,有大客厅。之后就不怎么聚集在大祠堂里了,它现今还在,只是除了供奉祖宗牌位,没有其他的用处了。就像年迈的老人,有点孤单,凄凉。就像长城那样就立在哪里,成为历史留下的最后一点物质化的证明。
现如今整个村子也已经是一座空城了。最初住木质结构的屋子,后来换成土筑的屋子,再后来变成了红砖水泥楼房,现今红砖水泥楼房也空着了,大家都去县城买房子居住。
村庄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空空的建筑就坐落在哪里,见证这里也曾热闹过。我已经三年没回过村庄了,据说去年有村民组织大家一起回去过年了,感觉非常不错呀。可以见见多年不见的儿时玩伴,多年不见的村民,见见这个装满了我们整个童年的地方。
虽然都在县城生活,但极少有村民去换城市户口,内心都还是把村庄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吧。我一个在北京定居多年的表哥,也是一直要求家里的老房子不要拆掉,因为那是一个还可以回去的地方。就像寻路中国作者彼得.海斯勒现在任然保留这三岔哪间他租住的房子一样。村庄出来的人,对村庄都有一份独特的爱,对这片土地有独特的思念。
村庄里的房子都很新,每家每户都是二层的独栋小洋楼,门前是水稻田,屋后就是翠绿的大山,在村庄能明显感受到四季分明,而在城市里只能感受到冬季和夏季了。村庄冬天更是非常漂亮。
农民的确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都有向上的韧劲和努力,他们吃得了苦,奋力的活着。他们的坚持和忍耐是令人动容的。有像书中魏子琪一样努力寻求机会,寻求改变的。也有像搅屎棍那样的人,村里的妇女大多没有主见,但她们是为家庭付出最多的,她们做出的贡献不差于男人。印象特别深的是,当男人已经在外赚不到钱的时候,女人能撑起一个家,家务,农作都是女人在管着,而男人就在家喝酒,打牌。
三岔在北京周边,还有很多机会。而南方偏远的村庄只有依靠读书和外出务工。也正因此,一旦村里人不需要依赖土地后,便都搬到县城里居住了。
我没有以成年人的视角去看过农村的生活,特别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但寻路中国的作者就是这样的视角。我印象中国村庄最大的官便是村长,是家庭代表选出来的。每到竞选的时候,候选人就会挨家挨户去串门,请吃饭,送烟酒。也经常听妇女们议论村长贪污的事情,男人很少议论这些。在农村,妇女就是媒体。
年幼的我对这些从来不关心,没想到,充满人情味的农村也是会有很多明争暗斗。但是,村民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却没有故意害人之心。即便是曾经大打出手的村民之间,隔没几天就会和好如初。
比较有意思的是,女人倒是很难释怀。我奶奶就跟一个村民因为某些原因好多年都不说话。我妈也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至今都没跟曾经的邻居说过话,每年小辈们都想让她们释怀,她们内心估计也没什么怨恨了,可能只是她们都不知道如何去踏出这第一步。
如书中所说的一样,似乎中国人都这样。家庭之间的争吵都是当着孩子面的,特别是夫妻之间,这样对孩子伤害很大。我因此至今都不喜欢太过吵闹的环境。
记得第一次出村庄去县城,是我去读高中去报名。这其中有很多事情,我仍然记得当时自己的好奇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去表现,无法适从。非常印象深刻。
虽然村庄的生活很苦,但童年记忆里更多是快乐。现今同龄人回家过年,常感叹的一句话是:“现在过年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年味了”
工厂
我从来没有去工厂上过班,最初就坚定要去读书,要上大学。
但是每次过年后,就看到很多年轻人陆陆续续的出去打工了,大部分人去的是深圳。因此我是留守儿童,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因此对于工厂,对于他们是怎么生活,怎么工作还是有些许好奇的。虽然当时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思念。
寻路中国记录了这些事情:有一家人都外出务工的,但大部分是跟村里人一起去的。每个农民工都会有自己未来的打算,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工厂发展经济方面的分析,关于工人的娱乐生活。
中国原本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远远多于城市人口。但在土地不是自己所有,不能交易,只能种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手握很少资源的农民,只能外出寻求机会。
无论开设工厂,做摆摊小生意,做技术工,做流水线,流动杂技表演通通都是农民出身。原来觉得自己村子小,但却不知道中国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村庄。他们都需要美好的生活,而他们也是最没有资源的人。城里人房子拆了就成了拆二代,还有各种医疗,保险,教育等众多公共资源。但农村只有土地,房子没人住就只能空着,虽然有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但不能交易。谁愿意一辈子当农民呢!而且土地制度,农业也没法规模发展。
寻路中国记录了这些底层人的生活。也对这种现象做了简单的分析。中国也有众多的扶贫措施,只是能真正到农民手中的极少极少。
流动的杂技表演团,童年记忆中遇见过三次,均是在学校或村镇上。两次在镇上的是马戏团表演,按人收费的,所以没进去看。其中一次是读初中的时候,马戏团在镇上停留了很多天,其中一个女生特别漂亮,很多男同学去挑逗她来着。也第一次见到老虎,狗熊之类的动物,老虎的牙齿都全部被拔掉了。
还有一次是读小学的时候,来的是杂技团,据说整个杂技团其实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有好几个小孩,我们跟其中一个男孩玩的特好,他表演的是躺在玻璃渣上面,然后在他背部踩上一个成年男人。说是气功,当时因此对他十分佩服。他单独还给我们表演了一些绝技。当晚我们和男孩在同学家里一起睡的,晚上他跟我们说了很多关于杂技团的生活,但大部分已经不记得了。
工厂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农村里都有他们所牵挂着的人。
我还未上学的时候,不记得是哪一年,妈妈委托回家的舅舅给我拍一张照片带给她。舅舅就特意来我家拍了一张照片就走了,据说妈妈看到那张照片就哭了。
后来我也看到了那张照片:我在茂盛的南瓜藤旁边站着,穿着破旧宽松的套装中山服,胶鞋拇指前破了一个大洞,因为是第一次拍照,不知道要笑,也不知道要打剪刀手,神情呆滞。 现在那张照片好像找不到了,我能想象当初妈妈的悲伤。
总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经历,我们这一代经历挺多的:没有电视到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液晶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庆幸自己是生长在一个和平和不断发展的时代。
小时候听过爷爷讲述他们当年的事情,非常艰辛呀!孩子经常夭折,经常饿肚子,身边经常有人被枪杀,要担心战乱,文革等等。
看过芳华这部电影,里面有段对白印象很深:
何小萍问:这些年你还好吗?
刘峰回:“什么叫好啊 什么叫不好 看跟谁比了 要跟躺在陵园里的这些弟兄们比 我敢说不好吗”
生活好不好,总得是有个参照才能得出的结论。但我觉得最好的参照物还是自己的内心,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状态是自己最开心的。过自己开心觉得幸福的生活最重要,不要眼里都是他人的生活,也不要活在他人的眼光里。
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过去的是经历,是记忆。可以去反思,回忆。但人还是要一直往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