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获益良多,这是一部类似教科书般的书籍!可以拿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加以演练和实践。回顾过往也让我想通了很多事情,作者说他只是将前任的智慧加以整理。感觉的确是这样,书里面的很多道理在其他的书上或多说少都有体现,但这么系统,这么容易理解并可以直接去实践的比较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
书中主要讲述了每个人应该养成的7个习惯。这7个习惯养成了,人将活的十分幸福,成功。其中依赖期到独立期有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我觉得我做的还不错。但是独立期到互赖期的三个习惯(分别是:双赢思维、统合综效、知彼解己)我觉得我做的很差劲,回想之前工作上的经历就清晰明了!
最后一个习惯是“不断更新”,强调成长是一个过程,养成一个习惯也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身体、精神、智力,情感/社会四个层面不断的自我平衡更新。是一个不断求进的过程。
下面我以我的理解,来解释、认知和自我剖析一下这7个习惯: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跟我之前看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阐述的思想和道理是一样的!跟阿德勒的心理学说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很多人也提出类似的思想,是反佛洛依德的决定论的。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并非是外界和环境说决定的。
里面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暗示后,再一起去看一幅画,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位妙龄少女,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位老婆婆。其实都没有对错,只是看事情的眼光和角度不一样。一旦你了解了另一波人说知道的前提,再仔细观察,就会恍然大悟。
积极主动这个习惯是首先我们要认清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然后用积极的态度去行动。
当然这是需要在一些原则和良知的前提下。愿意去做出承诺,并实现承诺的能力。
同时告诉我们要更多的专注于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比如最近的新冠病毒疫情,很多人天天关注微博上的新闻和数字,但很多方面是普通大众没办法去影响到的。何不在影响圈多做一些事情呢,比如劝家人不要外出聚餐,自己做到勤洗手尽量不要外出。因为影响圈是你可以实际附注行动的,但关注圈却是你无法为之去做些什么的。
随着你影响圈的变大,慢慢的就会跟你的关注圈重合。
过分专注于关注圈,就可能形成空想!这块我是有一点的,与其无能为力的空想,不如想想当下可以为之做一些什么!然后立即行动起来。
以始为终
做一件事情,你的最初内心真正的远景是什么呢?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要时刻牢记最初的愿景。
我们很多时候称之为初心,因为世事难料,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不会如我们期待中的发展,因此很多人其实是忘了初心,甚至违背了初心的。以始为终我相信就是要强调这一点,你究竟要的是什么。
其实看看各种组织,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摇旗呐喊的人呢!就是要提醒组织,这个组织的方向是哪里,这个组织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以始为终是一种领导能力!是把控方向盘的作用。于个人来说,更多的是要询问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才会觉得是幸福的,才会认为是自己想要的。
有了这些,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标杆,有一个衡量!否则人总是会不知所措,迷茫。
要事第一
这就有点像我之前看过的时间管理的数据!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工作,老板就跟我们讲述了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
会时间管理的人,每天都能明确下一步应该优先做什么事情!能把各种事情列入自己的四个象限之中。然后决定做不做,以及什么时候去做,是不是要授权别人去做!
在这块最重要的可能是要有说“不”的勇气!特别是对于3/4象限的事情。
当然这四个象限里面的事情也并不是永远呆在自己的象限里的!而且时间管理也不仅仅只是工作中的。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要做的要事是不一样的!一定做好角色的自我管理。比如陪孩子玩游戏在父亲的角色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平常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我们应该满足自己所处各种角色中的所有要事的均衡发展。
双赢思维
我觉得我非常欠缺这种思维。我可能更多用的是赢输的思维,对于自己不在意的是输赢的思维。我很少用到双赢的思维。
这大概是我很厌烦职场氛围的原因吧!我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去考虑事情是有双赢的状态的。人之所以没考虑到双赢是因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而且认为“蛋糕”是有限的,你吃了我就没得吃!所以一定要去挣。
但是资源在现今社会是充足的!并不是几个人在荒岛或漂泊在独木舟上的状态。可以互相都得利的!也许你赢了得到2块,双赢各自得1块,但是双赢下大家都很开心,你是多了一个朋友,而非多一个敌人!最重要的是为下一次合作建立起了基础。
通过后面几次和谐的合作,总得获益肯定是会高于2块钱!
另外实现双赢的状态,最重要的还有是要了解大家各自都想要赢得什么?别人的关注的可能跟你的是不一样的!只有坦诚的各自理解彼此的诉求,才可能出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要实现双赢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倾听和理解别人的需求吧!然后让别人理解我们的需求,在其中找一条各自都有利益的路径,在工作和合作中都不会是一锤子买卖!要想长久就必须以双赢为目标。
知彼解己
最好的沟通方式是移情聆听!能做到这一点会非常的了不起。
基本上的误解,是我们没有站着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就增加了移情的困难,你要把自己设想成为对方那要的环境,角色去理解对方所说的话。特别是对方在情感方面的倾诉的时候。“移情”说的是在情感部分要站着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非情感的不同观点,可能是没办法感同身受的,我们彼此尊重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原则。但不要随便把自己的这些随便套在别人身上而去评论人家。移情也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我觉得我在沟通这块太过于理智了!太过于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了。特别是跟女性沟通的时候,男性和女性天生不同,男生觉得女生很多不可理喻的地方,其实如果你更深入的去理解有可能就理解了。就像是喜剧之王里的一幕:
“周星驰演戏累了一天晚回家,张柏芝就各种抱怨,问对方是不是要抛弃她”,最后周星驰直接抱着她说“我爱你”。
其实当下张柏芝并不是要真的抱怨,而是想要知道对方是爱自己的!一定要理解说话一方当下的情感诉求和真正表达的诉求!
除了理解别人,同时也要让别人理解自己,我们沟通都偏向于理性的沟通。但如果前提对方都不信任你,你与对方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别人也很难会愿意去理解你。所以自己的诚信和感情投资也是非常的重要。
综合统效
这是我有点没太看明白的一章,感觉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意思吧!
我很喜欢在第一家公司“礼意久久”的工作气氛,大家都能贡献自己的意见,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一起就像是战友一样!那种激情和斗志是非常有效率也非常有成就感,有主人翁的感觉的。
我想大概就综合统效想要表达的吧,这是能让一群人在一起共同出力,有家的感觉。我想这跟很多互助会是一样的道理吧。
所有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创造出来!就像是一捆筷子一样。有科学实验说明,两根筷子所承担的重量是大于它们各自承担重量之和的。也就数说1+1是大于2的。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当你能获得更多角度看到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你会有发现新大陆的视野。所以这个世界充满差异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不断更新
我特别同意通过身体、精神、智力,情感/社会四个层面不断的自我平衡更新。
我记得海贼王里索罗说过一句话“人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风浪会变得更强,可是船不一样,对它而言,日积月累下来的只有伤痛”。
人是会越来越强的,把自己的人生时间轴这条线拉长一点,你会发现自己现在所做的是很多年前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的!无论身体、精神、智力、情感都是有极限的!但突破当下的极限,极限就会成为常态。然后继续突破下一个极限。
人无完人,所以我们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各个层面都不要安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