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十一假期期间跟朋友一起逛了一下《方所》图书馆,当时在推荐展区看到了一本书,叫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之前在微博上知道比尔盖茨推荐过,我不知道是关于什么内容的,看了一下荐语,当时拿手机拍了一张照片,记下了这本书,心想下次就看这本书吧。

今天刚刚把这本书看完,对我的触动还是非常大的,有些地方是感同身受的,虽然冲突没那么大,但也是存在的。

本书是以回忆的形式写的,描述了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主要是讲的是自己的思想与家庭的思想冲突,对家庭的责任与对社会,对朋友,对自己的责任对立的冲突。

我想这或多或少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存在的,只是可以被包容,被理解,被尊重的程度不一样。很多家人断绝关系的案例,就是在某个思想观念,某个问题上没办法彼此妥协,没办法彼此容忍,或者某一方屈服。家人之间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思想的差异有的时候无法超越爱的,特别当这种思想是一种信仰的时候。

我觉得人的教育和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家庭,学校,自己思考,其中每个环境都特别重要,但因为有先后顺序的关系,最先被我们接收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深刻的,也应该是最重要的。但家庭教育是比较滞后的,是比较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当父母本身教育程度比较低,思维已经非常固话的情况,后面会导致矛盾产生的状况也会十分的普遍。

一窥美国式家庭生活

读完本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我是很兴奋的,我比较羡慕那种生活形式。不管作者被家庭灌输了什么样的思想,但只要他们足够勇敢,决定足够坚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道理,不依赖父母。

但我的成长告诉我,在中国是非常难的,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国家强加在每个家庭头上的,从小到大学我们都必须依赖家庭这个集体,没有其他的途径或者方式去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初中开始就见过太多因为家庭拮据而不得不缀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了。一旦他们离开学校就基本与大学无缘了。但美国还可以通过证明自己在家庭教育考入大学,可以略过初中,高中的阶段。

也挺羡慕他们的经济自立,他们给父母干活,父母是会支付工资给他们的,他们读书如果没钱是可以申请贷款的,甚至书中作者的哥哥肖恩紧急救助产生的费用也是属于需要他个人以贷款的形式慢慢还的。

他们更崇尚个人主义,我们更依赖集体主义。

但我更喜欢个人主义,因为这样不会那么有无力感,比如我初中毕业后,父亲就不想让我读书了,他得出的结论是读书没用,但我那个时候读书的欲望特别强烈,但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任何办法,那个时候家住大山里,不能为别人工作赚钱,而且估计也人会招募童工。完全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积蓄,甚至是每年春节收到的红包让我没开心几天就会被父母收走的。但强烈的欲望是有用的,最终在外打工好几年的哥哥寄来了1000元的学费,妈妈挑着被子和箱子送我去学校报到,这是我第一次到我们县城。

假如没有哥哥那1000元,我可能人生轨迹会完全不一样吧,这就是无力感。

自己能控制的生活,虽然会有更多的困难,但是控制权是在自己手里的,哪怕苦点累点,你是知道那件事情自己是能去做的。

我相信中国大部分青年,少年大学毕业之前是没体会过自己赚钱,所以很多人毕业后才感受到生活的辛苦,就特别怀念学校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当然怀念了,因为那个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为我们太依赖家庭了,太需要家庭这个集体了,所以很多孩子要么是被父母在教育这条路上推着走,要么是因为家庭经济不行不得不进入社会这所大学。孩子的自主权,独立能力几乎为零。

在孩子成年后,会被“撵”出去,也是挺有意思的。他们似乎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不会一直要互相的黏在一起,其实也确实,黏在一起一点也不好,我现在其实就挺享受一个人在外的独立生活的,当然也想家,但想家的时候回去聚聚就好。而且回家待比较长一段时间,家人之间也会互相厌烦了。

这里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我觉得了解另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对于寻找属于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用的,这种世界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的,有很多种,如果都活的一样,岂不是太没有意思了。

我喜欢旅行的目的除了是看自然风光以外,还有我想了解更多不同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我觉得这方面很有兴趣。

书籍是了解的其中一个渠道,但是当代写的好的书籍太少了,网上也是一些片面的只言片语,最好的方式还是出去走走,自己去亲身体验一番。

信仰的力量

我一直钦佩,尊敬信仰的力量。特别是当你看到很多藏民三跪九叩的时候,你会受到其中的感染,你会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力量。

但信仰一定只有好的一方面吗?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是不一定了。

想想宗教和科学之间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磨合,才能有现在共存的状态就知道了,信仰的信念一旦形成是很难被改变的,最恐怖的是,有些信仰不允许某些思想和行为的存在。他们很难与有悖于他们信仰的人共同生活。

除了我爷爷短暂的信仰过基督教以外,我身边很少有信仰的人,我也没有信仰。所以我是无法感同身受与有信仰的人一起共同生活的,在去一些宗教圣地的时候,也都会尽量避免犯下忌讳的事情。

就我目前了解到的,和接触比较多的应该就是佛教和基督教吧,这两个教对于其他人的包容性是非常大的,它有劝诫引导人的行为,但它没有制止人的行为。

对于摩门教,我是看到这本书才知道有这样一个教派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其存在,只是很不幸的是作者存在于这样的家庭,因为是亲人,所以就必须要她选择站在那一边。因为摩门教的教义与现代文明的生活是互斥的。

一个人选择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我们是无法去干扰的,也无法去决定的,因为这取决于那个人。但是我们被迫要选择站边的情况时常存在,很多事情我们就是没办法“鱼和熊掌兼得”。

这种抉择的历程是很艰难的,因为我也曾经因为父亲没办法从我这里得到的一些东西,他扬言要跟我断绝关系,但我相对于作者的抉择是小巫见大巫,因为还有很大的妥协空间,对抗性也不是那么尖锐。

因为自小,父母希望我做的事情比较少,期望我做的事情也少,目前也仅仅只是婚姻问题而已。

飞往你的山

我想作者的兴趣,想要去往的山,是因为某种巨大反差的力量引发的兴趣,引发的探索。

当十几年的“井底”生活,有一天某个偶然你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你在回去看看之前的世界,就发现:“原来我们以为的全部,是那么的渺小”,这种感觉在我们回到初高中校园的时候,在我们时隔多年回到故乡的时候会有深切的感受。

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的思潮也很多。我们需要多去走走,多去阅读,我们才能发现属于我们的“山”。

可能正是因为机会比较少,机会比较渺茫,作者才能抓住一个有一个的机会,就像是在漆黑的山洞里,一个裂缝透出来的光线,虽然光线很小,更能指明方向,更加的惹人注意。

我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学习的时候其实很晚,并不是初中毕业的时候,而是在工作后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时候,是发现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自己感觉跟不上的时候。虽然晚,但当然不算晚,什么时候都不能算晚吧。

对于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我相信都是需要非常巨大的勇气的,忍受很多孤寂和自我怀疑的,但只要是内心真正想要的,就没什么关系。

关键是什么是你想要达到的地方呢?什么是你想要获得的幸福呢?很多人因为没有找到而随波逐流,或者找到了也没有动力扎根下去抵抗逆流。

因为有的时候,你抵抗的时候,好像全世界都在跟你作对。躺平永远比克服困难来的容易,但特没有意思。

当你还不知道的时候,接受教育和走出去是最好的办法。

关于作者

杰夫(jerfo0)

一个活的真实,耿直的boy。
坚定相信爱情,向往自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美剧、海贼王、一切户外运动、旅行...
职业:互联网运营。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燥起来!!

查看全部帖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